欢迎来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京时间: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信息公开

你知道盲目输液的危害吗?

作者:佚名 点击量:2768 更新时间:2019-01-15

输液又叫打点滴、打吊瓶,在我国这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一种治疗手段。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注射大国”,接近世界注射次数的三分之一,在西方,打点滴一直是医生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的“最后的治疗方式”,而在我们国家,不管是成人、老年人甚至是小孩,只要生病,不论病情轻重,很多人一进医院就要求打输液,可是打输液并是你想象的那么好,它的危害是巨大的。

输液的危害

一、“恶性”药物不良反应

静脉输液不同于口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等给药方式,药物不经过人体天然屏障的过滤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疗效更直接、更快,但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对更高、更快,药物中能引起过敏的杂质直接进入血液,严重的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二、肉芽肿

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μm,经常输液会使药液中超过4μm的微粒蓄积在心、肺、肾、肝脏、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以往将会导致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微粒堵塞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肉芽肿等。

三、肺水肿

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快速、大量输液可加重心力衰竭,重者甚至会诱发肺水肿。

四、医源性感染

在几种给药方式中,打点滴是最危险的。打点滴穿透皮肤屏障,直接把药液输入血液中,需要严格的无菌处理。如果药液在生产或储藏过程中被污染,或者没有使用一次性针头,或者针刺部位的皮肤没有消毒好,就有可能让病毒、病菌进入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发炎,重则病原体随着血液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五、发热反应

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六、静脉炎

静脉炎是物理、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导致的对血管内壁的刺激,常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紧绷及胀感,沿着注射部位的血管会产生条索状的红线,触诊时有发热、发硬的感觉。

易致化学性静脉炎的因素有药物的 pH 值(pH 值 >9 或 <5 都会明显增加静脉炎的风险)、药物的渗透压、药物的细胞毒性、药物的血管活性及其他药学因素(如输液速度、药物浓度、药物的剂型设计等),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都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七、空气栓塞

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只要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

八、价格比较昂贵

其实任何药品都有自己的代谢规律,只要消化吸引方面没有问题,口服药和输液的效果是相当的。当然口服药一定要按照包装上的说明按时、按量服用,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口服药与注射治疗相比还有一个更加现实的优势,那就是口服药物价格低廉。能用价格低廉的药物治好你的病,且对身体的危害小,何乐而不为呢?

能口服药就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输液。

以感冒为例,多数感冒属于病毒感染,一般一周左右即可自愈,最好的办法是适当休息、多喝水、补充维生素,或通过口服抗感冒药物进行治疗。所以,古人对感冒就有“吃药不吃药,都是七天好”的说法。当然,如果感冒患者症状较重,如高烧不退、食欲极差、频繁呕吐、继发细菌感染时,就要及时请医生诊断,决定是否需要输液。 酒后“打吊针”多数没必要

要走出输液好得快、能防病、能解酒等认识误区。如酒后“打吊针”,多数情况下是没有必要的,相反会加重肝功能负担,导致肝功能受损。除非患者酒精中毒症状十分明显,如频繁呕吐或出现昏迷时才需要输液。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输了液,也只能说一定程度地缓解症状、促进恢复,并非能够“液到酒醒”。

输液要到正规医院。

应掌握科学用药的方法,牢记“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尤其要注意,不要轻易输抗生素和激素,否则会引起机体耐药性或继发二重感染,增加治疗难度。另外,在必须输液的情况下,尽量到条件较好的正规医院,避免因输液操作不当带来危险。

需要输液的3种情况

1. 确实需要用药的患者,如有吞咽困难或选用的药物肌肉注射吸收效果不好时。

2. 患者虽能口服,但存在严重的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需要大量补充营养和体液时。

3. 病情危重,神志不清,药物必须在体内迅速起到效果时。

如果不是这3种情况,建议最好不用或少用输液这种治疗方式。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