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京时间: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健康教育

卡路里是如何欺骗你的?

作者:佚名 点击量:2799 更新时间:2019-03-11

卡路里是如何欺骗你的?

能量的一进一出控制身体的平衡,一进的核心是提升感官能力,关乎人体内在健康。

一、卡路里的存在有意义吗?

卡路里(calorie,缩写为cal),简称卡,其定义为将1克水在1大气压下提升1℃所需要的热量。卡路里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营养的计量和健身领域。

既然已经获得了如此广泛的应用,那么当然有存在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需要一种客观的度量单位。

但是,有度量存在的意义和健身者如何使用是两个不同概念,多数人已经掉进了卡路里的陷阱,去关注每日饮食的卡路里摄入是多少,今天运动消耗了卡路里是多少等等。

二、卡路里在饮食环节是如何欺骗你的?

1.食物卡路里的测量仅是理论值:第一个偏差出现。

测量食物的热量一般是通过专用的仪器(比如量热仪)进行的。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仪器都比较精密,但其基本原理是把食物放在密闭容器中,让其充分燃烧,并用水完全吸收燃烧产生的热量,然后通过测量水温变化来衡量食物热量的大小。

这样测量与卡路里的理论定义是一致的,所基于的原理有两方面:

1)任何食物中所含的热量都可以用卡路里这个热量单位来衡量,不管是哪一种营养素,只要质量相等就都含有同样多的热量。比如,不管是橄榄油、动物脂肪、黄油、猪油,还是其他形式的脂肪或油,它们都含有一样多的热量。

2)无论是在体内还是体外,产能营养素可完全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但是,理论测量的结果往往都要高于人体实际利用的数值,原因是人体并不会彻底氧化食物,人体对食物热量的吸收和转化存在损耗,这就导致了第一个偏差出现。

2.食物的加工会影响卡路里:第二个偏差出现。

在食物的加工过程中,食物的卡路里会因为采用的加工方式不同,而使得最终的成品食物的卡路里存在偏差,或者增加,或者减少。

3.人体对食物的吸收利用率不同:第三个偏差出现。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吃同样的食物,一个经常吃不饱饭的乞丐对食物的吸收利用率会大大高于一个普通人。我想这方面大家自己就深有体会,在大运动和体能消耗过后,吃同样食物获得的满足感会比平时高很多。

每个人都会因为生活状态的不同,而产生对食物不同的吸收利用率,食物热量和人体实际吸收热量并不是一回事,此时第三个偏差出现了。

4.个体对食物的热量转化方式不同:第四个偏差出现。

因为基因和年龄的个体差异,将导致对食物热量的转化方式不同:

基因:有些人天生就可以燃烧很多的卡路里,怎么吃都不胖;有些人天生倾向于将食物的能量转化为肌肉或者脂肪,甚至喝凉水都长肉;有些人倾向于将摄入的能量转化为运动的能源。

年龄:许多年轻人新陈代谢快,即便是吃很多高脂高糖的食物也不会变胖。年龄变大身体代谢会相对较慢,热能消耗减少。

三、卡路里在运动环节是如何欺骗你的?

1.个体利用能量多少存在不同:第五个偏差出现。

食物是人体的能量来源。吃进身体的食物是充满化学能的,食物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后,便把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和热能。热能用于维持正常体温,机械能用于肌肉收缩。

我们经常说燃烧了多少脂肪,就是因为我们在运动的时候,肌肉细胞产生能量是一个缓慢氧化的过程。卡路里在健身领域的度量作用就是衡量肌肉细胞中能量缓慢燃烧产生的能量的。

一般来讲,体重越大,身体维持运转所需要的能量也相对越多。肌肉含量越多,平时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肌肉收缩越多,平时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但是,每个人都会因为各种事项导致每日实际消耗的能量不同,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叠加影响,这导致第五个偏差出现。

2.个体在利用能量的输出方式不同:第六个偏差出现。

个体差异的不同将导致在做同样运动时的供能方式和比例不同。不同人在运用三大能量系统(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有氧代谢供能系统)供能时会存在很大差异。运动中也不存在一种供能系统单独供能的情况,各供能系统在时间、顺序、供能量大小等方面互相配合以供给运动所需,是一个动态配合的过程。

运动时间越长,脂肪供能的比例越高,但具体会高到什么程度,与每个人的生理特点及运动水平有很大关系。身体运动的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这很容易理解,但是从健身来说,即便是人体消耗了相同的能量,减脂效果也会大大不同。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