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京时间: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健康教育

烫伤健康教育

作者:佚名 点击量:86 更新时间:2025-04-09

一、认识烫伤

烫伤是由于皮肤接触高温物体(如热水、热油、蒸汽等)、火焰、强化学物质或电流导致的组织损伤。根据严重程度分为:

一度烫伤:仅伤及表皮层,皮肤红肿、疼痛,无水泡。

二度烫伤:伤及真皮层,出现水泡、明显疼痛和红肿。

三度烫伤:伤及全层皮肤甚至皮下组织,皮肤呈苍白、焦黑或炭化,痛觉迟钝或消失。

二、烫伤的预防措施

1. 居家安全:

厨房:锅柄朝内放置,避免儿童触碰;热饮、热汤远离桌边。

浴室:调节热水器温度至≤50℃(尤其有儿童的家庭);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避免在儿童可触及的地方放置电热水壶、暖水瓶等。

2. 儿童保护:

教育孩子远离火源、热源(如灶台、电熨斗)。

避免儿童进入厨房玩耍,用餐时远离热汤、火锅。

3.日常注意:

使用微波炉加热液体后静置1分钟再取出,避免蒸汽烫伤。

谨慎使用暖宝宝、热水袋,避免长时间接触同一部位。

三、烫伤后的紧急处理

牢记“五字口诀”:冲、脱、泡、盖、送  

1. 冲:立即用流动的冷水(15-25℃)冲洗伤处15-30分钟,降低皮肤温度,减轻损伤。  

注意:勿用冰块直接敷,避免冻伤。

2. 脱:小心脱去或剪开覆盖伤处的衣物,避免撕扯粘连的衣物。

3. 泡:疼痛明显者可继续将伤处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大面积烫伤或儿童避免长时间浸泡)。

4. 盖:用清洁纱布或干净毛巾覆盖伤口,减少污染。

5. 送:  

二度及以上烫伤、面积较大(超过手掌)、或伤及头面部、关节等部位,立即就医。  

化学灼伤或电击伤需立即送医。

四、常见误区与禁忌

1. 错误做法:

涂抹牙膏、酱油、香油等:可能引发感染,影响医生判断。

自行挑破水泡:增加感染风险。

冰敷:可能加重组织损伤。

2. 正确原则:

勿在伤口上涂任何药膏或偏方。

勿强行撕去黏连的衣物。

严重烫伤者需禁食禁水,等待专业救治。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老人:皮肤较薄,恢复慢,需更谨慎预防。

糖尿病患者:烫伤后易感染,愈合困难,需尽早就医。

六、总结

预防胜于治疗!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正确急救方法,可最大限度减少烫伤危害。如遇严重烫伤,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