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点击量:718 更新时间:2023-07-12
2023年7月8日,我院开展了成都—德阳医校联动中医药研学活动。我院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寇华秀主持,儿科副护士长田艳,门诊部、治未病中心、中药房、煎药房等相关人员以及来自成都温江中学实验学校、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德阳中学、德阳五中的学生、老师、家长参加了活动。
9:00,门诊广场上,双方进行破冰开营仪式,并分成笃行队和医德队两支队伍,学生们穿上白大褂,开启了“模拟职业人生”的研学活动。来到门诊大厅,由门诊部护士长高俊敏对中医中药的发展史、导诊机器人的工作方式进行简要介绍;在清廉文化长廊,寇华秀对医院的院训进行解读,并对文化墙上的书画、摄影、美术作品跟同学们一起分享;伴随着中药的飘香来到煎药房,中药师冉菊英介绍了古法砂锅熬药、现代煎药机煎药、中药颗粒制剂、送药机器人等古今结合的中药熬制、配送体验,学生们还亲自体验了中药汤剂装袋;在中医文化长廊参观了中医名家、典故、典籍,一个个故事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医发展更深层次的了解;中药种植园,一部活的教科书,在这里,同学们通过对二十多味栽种的中药材名片身份卡的解读,去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主治功效;来到中药材成列馆,通过观赏标本瓶里、画框里保存的植物、动物、矿物的中药材标本,去感受万物皆可入药、药食同源的神奇功效;中药材体验区,在冉菊英老师的指导下,对部分中药材进行看一看、闻一闻、称一称、尝一尝的方法,体验中药的五味;在名医馆,青年名中医师李绍燕老师手把手教授同学们“望闻问切”的中医诊治手法。
圆满完成上午多样丰富的课程体验后,下午,学生们在领队的带领下来到医院在岷山路小学建立的中医药文化普及实践基地。打开一扇门,薄荷、佛手、菊花、芍药......可观赏、可入药、可教学,中药材成列体验区、种植区、自动浇灌系统让来自全国各个地方的中药植株在学校的平台扎根,并作为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学习到的一本活的药学书籍,学校还成立趣味杏林中药科普社团,每周开设社团活动日,把中草药的种子播散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经过一天的研学活动,实际运用和汇报环节来了。在医院会议室,儿科李瑞医生向学生们讲解了风热风寒感冒辩症及处方,同学们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去辨证风热和风寒,同时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处方。结合全天中医药研学课题的探究,两个组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开展所学所获分享和探讨答辩,以角色分工、台词运用、情节再现的形式编制舞台剧,将研学成果清晰地呈现给老师和家长,并评选出了优秀作品和优秀团队。
近年来,“研学”成为校外教育活动的一种创新形式,其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现代表现形式。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沉淀下来的医学科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固有的文化精华。但在学生群体,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并不高,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德阳市中医医院)运用医校联动的优势,整合成都——德阳多校资源,开发跨区域联动传承中医药文化研学系列活动。旨在通过丰富的中医中药文化体验环节,激发学生对中医的热爱,感受中医药学的独特魅力,让学生成为中医药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让中医药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发扬。
上一篇
下一篇